东陵古松
这段树干来自东陵公园(清太祖努尔哈赤陵所在地)的一株油松古树,已经有四百年的树龄,是一株风折木制成的标本。
沈阳别名盛京,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
几百年来,它们用宽阔的臂膀为陵墓挡风遮雪,用它们忠诚的心灵,回击闪电,迎接朝阳。历经了近四百年的岁月的松树,用饱经风霜的树干,郁郁葱葱的华盖,守卫着福陵。
东陵传奇古松的传说——“龙松”
在清东陵景区唯一的一座庙宇——二郎神庙的大殿后面,有一株传奇的古松。这株古松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傲然挺立于山岗之上。远远望去,树冠好似一条行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非常逼真,故称之为“龙松”。
据过去的守陵人讲,这株龙松象征着清朝入关以后的皇帝,在统一中原以后仍不忘老祖宗打江山时的艰辛,故将龙头朝向东北的发祥地。其实在民间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类似于这株古松近似神话的传说,口口相传,久而久之,这株古松又被称之为“神松”。
据说在同治七年,清明节到了,这是皇家大祭的日子,在景双妃陵内当差的一名官员前一天就把金银器皿从礼部的大库里支了出来,存放在东朝房内,以备第二天大祭用。傍晚,忽然来了几十名蒙面人,闯进东朝房内,抢了金银器皿就跑。护陵的官兵在后面紧紧追赶,这些蒙面人不敢顺着大道走,而是直奔二郎庙后面,就在盗匪快要爬上山岗时,突然一条遍身鳞片的巨龙张牙舞爪,它那粗壮的前爪、强劲有力的尾巴,让人望而却步,细细的胡须在风中飘动,巨龙皱紧眉头瞪大眼睛,在山岗上拦着。盗匪猛然撞见,当时就吓瘫在地,不能动弹。当官兵赶到将盗贼捉住之后,这条巨龙也不见了。天亮之后派人又到这地方一看,只有这株龙松依然鹤立在那儿。人们都认为是这株龙松显灵,真龙现身才将盗贼全部捉住。从此,这株龙松的名字就代代相传,越传越广。
在光绪末年的时候,东陵内的松树遭遇虫灾,每棵松树上都爬满了松虫,少说几条多则上百条,而且将松叶几乎都要吃光了,打远一看,松树林变成了红色。唯独这株龙松上却是一条松虫也没有,而且枝繁叶茂,翠绿欲滴,十分惹人喜爱。当地的老百姓都说因为这是龙松,虫子怎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去惹怒真龙呢?所以这株未闹松虫的龙松又一次让人心生敬畏。
还有一次是大清国灭亡以后,在短短的几年之间,陵区内数十万株古松被不断地砍伐,只剩下二郎庙周围的三十六棵了。当时奉军一个排的士兵拿着斧锯准备伐掉这最后的三十六棵古松,奇迹又一次出现了。在伐第一棵古松也就是被当地人信奉的这株龙松的时候,第一锯下去,就见从锯口处流出许多血来,士兵们感到十分惊奇,正要锯第二锯时,就忽然看见扎在远处的营房帐蓬顿时浓烟四起,火焰冲天。这些伐树的士兵也顾不上伐树了,扔下手里的斧锯就跑去救火,再也没有回来,因此这36棵古松没有被砍伐保留了下来。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由于干旱、松虫和个人的砍伐,如今只剩下这一株龙松了。为了便于保护,在恢复扩建二郎庙时,把龙松圈进了院内。相传这株古松树原为宝华峪陵寝(道光陵)内的仪树,在道光元年的时候,道光皇帝选中了二部庙西面的宝华峪为万年吉地,兴建陵寝。道光七年建成以后,便在陵寝四周广植松树,以资荫护,至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了。
由于这株古松“龙”的外形和它的神化传说,为二郎庙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不少游客特意前来拜访这株龙松,来祈福,愿自己及家人富贵平安。也有游客专程带孩子前来拜访龙松的,认此树为“义父”、“义母”,寓意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成龙成凤。
这些传说就因为大家的口口相传为二郎庙内的龙松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让人们不得不来此地目睹其真容。神话传说也好、历史故事也罢,无不透露出此树的珍贵。